咨詢熱線:
18052555678
1、油莎村
這個村,屬于中國邊境貧困村。
油莎村,位于中國喜馬拉雅山南面,我國和尼泊爾、印度三國的交界之處。有一條鐵索橋,像天梯一樣,架起了無數(shù)游客前來旅游的橋梁。一條涓涓不息的河流把村子隔離在另一個天堂。
河流的一邊,是非?,F(xiàn)代化的建筑,河流的那邊,是一些簡樸的房屋,背靠著黃土和野雜草的芳地。雖然油莎村非常偏僻,但村里的生活非常熱鬧,人們過著都市里罕見的“慢生活”,吃的并不豐富,穿的也不怎么光鮮,留給游客們最深的印象,就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,絳紫色的臉蛋兒,純真的笑臉……
倘若在這樣清苦的邊境村落里,安裝了太陽能路燈,他們的夜晚原本也沒有多少豐富的生活,反而變成了對太陽能路燈的浪費,河面上波光粼粼,泛起太多的漣漪,除了自作多情,邊境美麗依然是孤獨之美。
2、 篁嶺古村
這是一個隱匿在江西婺源的山村居落,始建于明代,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植、曹振鏞的故里,至今有五百多年的歷史。
20多年前,篁嶺古村也是一個空心村。青年人外出,老少留存看家。由于交通閉塞,經(jīng)濟(jì)失落,古村長期籠罩在貧困的陰霾里不能自拔。直到2009年,迎來了旅游發(fā)展大計,放出量大招,完成了貧困村變旅游村的逆襲。
篁嶺古村的翻身,與太陽能路燈并沒有關(guān)系。而是與兩大旅游特點驚艷了旅游中國奇跡:一是曬秋,二是萬畝油菜花梯田。如今,古村變成了景區(qū),一幅幅美麗的風(fēng)景畫吸引了成百萬的游客,年均旅游收入在一點五億左右。
像這些貧困村,本身有特點的貧困村,安裝太陽能路燈干什么?